- 通知公告
- 行业新闻
- 案例分析
- 行业会展
- 活动专题
- 焦点话题
今年对于钢铁行业来说,钢材需求增速放缓,全球化竞争加剧,节能减排、技术进步、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压力和挑战日趋严峻。
钢铁行业发展中旧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相互叠加,企业运营面临的变数频现,过去惯用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手段都经历着市场新的考验。持续两年多的钢贸信用危机,给钢铁物流仓储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,导致传统钢材现货交易大幅萎缩,大批钢铁物流仓储企业被淘汰出局。今年初以来,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的特殊发展阶段,钢材需求增长放缓,钢铁企业出货不畅,钢市成交情况持续低迷。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,不正当竞争加剧,行业发展遭遇瓶颈。
据笔者在部分上海钢铁物流仓储企业了解,经历了仓单重复质押和行业信用缺失的公共危机后,截至去年底,这里原来的300多家仓储企业、钢材市场(前店后库式钢材市场)已经减少到80家左右。主要问题有:
钢材仓库的蓄水池功能缩减。过去,钢贸商和钢铁物流仓储业在钢铁供应链中一直扮演着蓄水池的角色。如今,由于钢贸商存放钢材的需求明显萎缩。在一家总仓库面积为11万平方米、仓储容量为35万吨、月作业能力为30万吨的仓储企业,笔者看到只有几辆汽车进出仓库运货,仓库内存放的钢材还不足仓储容量的1/4.在装卸钢材的码头,吊车都安静地停在那里,泊位也空空如也,昔日车水马龙的景象早已不在。据仓库管理人员说,过去这里等着运货的汽车队伍可以横穿几条马路。在钢材需求旺盛、供不应求的年代,大多数钢贸商都备有钢材库存,少则数千吨,多则数万吨乃至数十万吨,有的钢贸商甚至大量囤货捂行情。如今,别说是大多数钢贸商没有资金备库存,即使资金充足也不敢囤货!这个仓库有家长期合作的客户,以前每个月都保持2万吨~4万吨钢材库存周转量。今年,受到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,由于没有及时减持钢材库存,该客户损失惨重。现在,钢贸商囤货博行情的现象已基本绝迹,仓库的长期租户也越来越少,大多是临时存放、快进快出,钢材进出仓库的流速明显加快。目前钢材仓储能力出现过剩,仓库的闲置率明显上升。
钢贸交易成本和税费亟待减负。一家仓储企业经理告诉笔者,随着钢材仓储能力出现过剩,以及钢贸商存放钢材的形式发生变化,钢材仓储企业的主要盈利方式已从出租营业仓库、收取场地租金转变为每吨钢材收取28元的吊装费,仓储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减弱。为了吸引钢贸商来仓库存放钢材,仓储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,企业采取返利的办法,少的每吨吊装费给5元-10元返利,多的每吨给13元。以前每吨钢材的吊装费是30元,没有返利。现在返利已成了行业内的潜规则,不给返利就没有生意。
另外,运营成本和各项税费大幅增长给钢铁仓储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。该经理告诉笔者,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每年都在增加。在税负方面,物流仓储企业也在营改增的范围之内。改革后,仓库的税负由原来只征收3%,改为征收增值税6%,抵扣进项税后,实际税负为4.5%,比原来增加了1.5%.此外,河道疏浚费、设备维护费等各种费用都在增加。例如,以前每台行车的年检费是300元~500元,现在每台行车的年检费要3000元~6000元。
从出租者变身经营者。尽管目前上海钢铁物流仓储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恶化,行业发展陷入了困境,但我们应该看到,在新常态下,钢材仓储能力出现过剩,钢贸商存放钢材的形式发生变化,钢材进出仓库的速度明显加快,这有利于对钢铁仓储企业进行动态管理,推动其向现代物流转型。目前,上海已有一些钢铁电商开始对仓储企业进行整合。仓储企业应认清形势、更新观念,尽快从仓库的出租者变身为经营者,在经营方式、服务功能、管理与技术等方面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,进一步提高社会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。(秘书处摘编)
地址:浙江杭州拱墅区半山街道石塘工业园临一街139号行政楼六楼 邮编:310014 电话:0571-87031371 87015455 传真:0571-87031371
电子邮箱:hzlogistics@126.com 浙ICP备05060473号